close

2018年7月,管理學大師司徒達賢在執教42年的政治大學榮退。政大企家班33,34,35屆聯手取得司徒老師的獨家專訪,分享老師的學習歷程。為便於閱讀並儘量保留司徒老師幽默對答的風格,分別整理成「策略矩陣和管理矩陣的由來」、「互動式個案教學的由來」、「網路時代如何做學生、做老師」三篇文章。

互動式個案教學在網路時代更為重要

學生問:
現在的年輕人做學生和做學問的方式不太一樣了。老師是實作、從十六歲開始喜歡參觀工廠??但現在的學生有問題,就上網問Yahoo知識+ 或Google大神,所有學問幾乎都上網搜尋的,然後形成他們論述。老師您怎麼看這樣的現象和影響?

司徒老師回外勞仲介答: 從大學部來看,我覺得上網找資訊,一點錯都沒有,比我們那時候有效率多了!學生如果知道有個領域,例如運輸學,他上網找運輸學的東西來看,他好好去比較,找找相關的內容,不但是摩登而且有效。不好意思講,這肯定比我們以前的大師學得多,老師慢慢講,不一定比上網來得有效率,所以我不反對學生上網找資料。

它就等於一個圖書館,只是它透過電腦。相關的東西電腦都幫你l外勞仲介ink在一起,相關的文章會在一起,所以就一篇一篇一篇看,很有效率把一個領域很快地掌握住,有什麼不好?

只是到了碩士班來講,他們比較缺的是我現在在推廣的互動式個案教學,所以我把上次那個仲尼獎的獎金五十萬捐去辦活動,就是希望大家去了解。因為很多老師不曉得有個東西叫”討論”。企管系好一點,但也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會討論或喜歡討論的。但當一個老師講課的功能,被網路取代的時候,老師生存是有壓力的。

以前老師就講歷史,學生沒聽過啊,老師講學生就抄筆記,不抄筆記會忘掉,抄錯也不行。但就現在是,老師上面講,學生下面查Google,查完之後說:老師,不是這樣喔??然後學生輪流講??老師就搞不下去??所以老師要調整,要透過互動式,一方面讓大家對那個所謂的facts更加熟悉,一方面也要訓練大家的聽說讀想,關於那個subject如何想。

我希望每一科都這個樣子,管理會計有很多管理個案、財務管理的個案很多,投資案要怎麼投資、銀行和利率為什麼是這樣,財務分析和建議是什麼,大家都可以分析討論。你可以上網查所有的知識學術,查完了之後要做決策,老師陪你討論,這樣才可以讓大家想得比較深刻。

上課用討論的方式進行,據我的了解是不多的,每個派別不一樣不一定。個案教學法是我最近出版的書,我們現在在推廣就做這件事情,但推廣不是那麼成功,可惜這個時代,教學不是特別被重視。

互動式個案教學在民族學上的運用

司徒老師回答:
昨天我收到兩篇文章。有一位民族系的老師,他覺得如果十年前就來上個案教學法的課,他會教得更好。他說他現在把很多的資料,寫成短個案來討論,他提供兩篇給我,我看得好有興趣。一個叫盧安達,講這個非洲國家的來龍去脈,以前有圖西族、胡圖族??後來西方列強進來之後怎麼樣把他們分化,開始打仗及屠殺的問題,兩三頁寫得很清楚,然後大家討論問題。

另一篇是中亞第四大族庫德族。他們在戰後被分到各列強不同的國家,每一個國家都有他們百分之十或二十的人民,他們的人想搞個自己的國家卻搞不起來,一直被人家利用當棋子,打來打去好可憐,每一個國家想把他們同化,他們都不肯。

以前的老師上課,就把這個複雜的歷史講給學生聽。老師可能講得很清楚,所以學生就聽聽了又怎麼樣呢?下課了,或者現在網站上也都很清楚。於是民族系的老師把這些歷史整理成兩三頁個案,讓學生從庫德族的觀點看什麼事情應該怎麼樣,裡面包括政治問題,民族學、宗教的問題等等。

全台外勞人口數約為70萬,聘僱外籍看護工人數接近 26萬人,而台北市的外籍看護工就有4.5萬人。也因此聘僱外勞家庭有著語言、文化、照顧技術不足等問題多,更造成移工逃跑或受照顧人沒有被妥善照顧或是被虐…等等問題產生。因此首創「臺北市聘僱移工家庭安心支持計畫」,初期以中山、大同區試辦,由社工人員搭配通譯到宅關懷,並協助家庭使用長照的資源( 請長照四包錢、或其他醫療與福利資訊 、 喘息服務 ),也能給予移工情緒支持及照顧技能教導。外勞仲介希望透過這些協助,及早發現家庭的照顧負荷狀況,並適時給予支持,避免造成勞雇關係惡化或破裂,家庭照顧與聘僱關係穩定,家人才能安心工作,穩定生活秩序,建立聘僱移工家庭、長照資源及移工的鐵三角夥伴關係。

對於網路興起、資訊的普及、容易取得,我覺得非常的正面。但是老師要適應。因為老師不能只是講解,老師要survive,就要自己想辦法,比較有效的辦法,應該叫做互動式的教學。

老師要有這方面的修養,才可以在同學提出不同論點,在互相debate交流的過程當中,老師自己的學問才能夠表現出來。老師可以把學生的想法中,有哪些不足的地方,讓學生知道,或者讓他們去補齊。這就不是一個網路的資訊,可以處理的。

有個東西叫作”誘因”,就像剛剛講的盧安達,老師後面也列有參考書目。如果很用功的學生,為了要表在課堂上表現他對盧安達這件事的看法,他會去看書啊,他上課就來秀啊!就跟你們這些企管系的學生討論個案,你來了結果一問三不知,個案沒看、沒面子,為了要有話講,他得看啊!所以就是他有看書,他看了書之後他就來”討論”。

老師要讓學生發言,最簡單的是聆聽

學生問:
台灣的的學生是不是比較不喜歡討論?怎麼樣讓他們覺得討論很有趣?

司徒老師回答:
討論有不有趣是老師的問題,不是學生的問題。我教的學生都是台灣的學生啊!他們都愛討論得不得了,他們不都是台灣人嗎?

老師要讓他們覺得討論很有趣,他們就會討論,不要做那個讓他們覺得沒有趣的事情。

比方說,老師很容易講:快下課了,有沒有問題?某某人,你提一個有水準的問題??或是說某某人怎麼會提這種問題,下次想好再來,換下一位??要打擊別人的信心太容易了,只要這一句話,學生就不敢問了!

老師要鼓勵學生發言,最簡單的事情叫作”聆聽”。就是我們「聽說讀想」要訓練學生的聆聽,但在訓練學生之前,老師有沒有聆聽呢?學生講完之後,老師有沒有很仔細地聽出學生講的道理,整理出學生的邏輯,別人聽不懂,老師得聽懂,幫學生整理出來。老師在課堂上的討論是花腦筋啊,在燃燒生命,最耗元氣了!

因為你講話有人聽,你才會想講。有些老師所謂的討論是A講得很好,那B來講看看,C也要講很好,我們來聽看看??然後來就下課了。就每一個學生都講,但老師並沒有聽清楚他講什麼,別人也不聽他在講什麼,他也知道沒人聽他講什麼,他怎麼會想講呢?

當老師要聽得很清楚學生講什麼,例如老師說,你剛剛講的那個什麼意思啊,我沒有聽懂你再講一次。聽完之後再說,你剛剛講的是不是這樣的意思??。因為老師的聆聽,學生才會想講,雖然一開始是有壓力的,但是他會覺得有收穫,而不是只是開口隨便講。

講創新的年代如何做學問

學生問:
現代科技變化快速,又有很多新創。就管理上來說,思考架構會不會也要調整和改變呢?教學上是否也要調整呢?

司徒老師回答:
我簡單講我的信念,不一定正確。用我們的知識來追這個世界是來不及的,我記得很清楚,二十幾年前,大陸剛剛有有點開放,很多人都去研究大陸。研究他們的制度和組織啦,結果之後這些企業全部不見了,那些問題都白研究了!電子商務也一樣。

你不要去追逐那個產業或是追逐那個商業模式,除非你在那上班。因為人生很長,你一輩子會面對好多好多變化,那產業怎麼變我們不知道,沒有人可以知道。我們能夠做的,就是強化自己的學術基礎,培養思想的能力,有好的基礎,無論環境怎麼變、公司怎麼變化。

教育就是在訓練這件事情,讓學生有學術的基礎和思想的能力,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。個案教學裡可能是些老個案,完全不同的行業,但個案不是要你去了解那個行業,它只是告訴你在這樣的一個情境之下,你要怎麼去做。例如庫德族的個案,我這輩子不準備做庫德族人,那我就不唸嗎?它的重點是要讓你知道那個事實,從那樣一個奇怪的歷史當中,分析後得到什麼樣的教訓?那你以後到任何環境裡面,你會知道如何去適應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oysiujustgq 的頭像
    aloysiujustgq

    aloysiujustgq的部落格

    aloysiujustg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